![](//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E/0F/34/DA2C5D6A48A53675EF29EF9FA34_79F3D5AD_78E6D.png?e=.png)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团队负责人介绍:
甄凤博,女,副教授、沈阳工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有10年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主要从事机械产品及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工作,发表论文7篇,专利10余项。主要承担《互换性与测量技术》、《3D-CAD》、《工业机器人概论》等课程的讲授。在2020年辽宁省“学创杯”大学生创业综合实践大赛中荣获“最佳指导教师”的荣誉称号,在2020年第七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指导学生获得辽宁省第十八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介绍: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联系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类课程的纽带,与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设备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密切相关,它紧紧围绕机械产品零部件的制造误差和公差及其关系,研究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精度与技术测量方法。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后续学习相关专业课、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 课前准备
在学院领导的精心组织下,高职学院的全体师生在线上开始本学期的学习,线上平台是这个特殊的时期学习知识、传递力量、情感交流的有效手段。这次线上授课是针对21级机制的学生,由于他们是入大学以来,第一次这样上课,对他们来说还是很陌生,但是由于充分的准备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保证线上教学较好地开展。
1.教学材料的准备。
在线上教学之前,认真备课,编制教案、录入教学日历,整理教学PPT,电子教材、参加学校组织的超星学习通使用培训,熟悉腾讯会议的操作流程,教研室组织学生们提前进行了网络测试。
2.教学平台的建设。
采用超星平台,将课件、电子书、网上优秀的教学资源上传,以便学生们进行学习和查阅。利用学习通共享资料、发送签到、解答问题等,在学习通上建设试题库、作业库、随堂练习题库,用练习、作业、测试检验课堂教学效果。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B/E6/47/F24BF13013043299B00DE0DE7FC_1174F5D2_5E68.png?e=.png)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3/6C/3E/3ACB2051611F46677EA9EB6114B_ED58B67F_6E56.png?e=.png)
图1 超星平台线上资源建设
二、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中的必修考试课,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综合成绩按平时考核和期末测试两部分进行评定。总成绩=平时考核+期末测试。
平时考核:占60%:包括平时成绩10%(出勤5%,课堂表现5%)+作业成绩15%+项目考核15%+阶段测试20%。期末测试占40%,主要通过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分析题完成,考核学生们查阅公差表格,确定配合类型,绘制尺寸公差带与公差带图,几何公差的项目和符号在图纸上的标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标注等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互换性与标准化、技术测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机械产品零部件几何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几何精度检测的原理、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常用的计量器具的使用;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评定参数及其选用、标注等。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4/A0/6E/ED3FCEDEE09E5F9A53587DF7943_C129628E_78FD.png?e=.png)
图2 学生学习情况统计
三、具体实施方案
采用腾讯会议直播和学习通的模式进行授课。
1. 课前签到。每次提前10分钟,发起签到,进入腾讯会议的同学通过看手势,完成签到,做好出勤的统计和监督工作。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4/35/83/749C1F75CF2BAFAB54777432833_DEB597C7_4473.png?e=.png)
图3 利用学习通签到
2. 知识点讲授。承前启后,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引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采用研究什么,为什么,如何解决的提问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门课程中术语较多,像公差与配合和公差原则比较难理解,讲解完一个知识点都配套练习,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知识内容,举一些工程中的案例,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把复杂的描述简单化。在课程的末尾总结所学内容,回答开始提出的问题,解答同学们的问题,课后布置一定的作业和思考题巩固所学内容。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7/7F/3E/F14F31C4F01C7FC0E5CB6F39CF7_C8DE1D91_20635.png?e=.png)
图4 线上直播
3. 交流互动。采用学习通练习、抢答、随机点名、在腾讯会议聊天区内讨论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们互动,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中老师讲授是一个方面,查看学生的吸收效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另一个方面,这也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2/8E/AF/34E2EF03B8ECF49A19F8C95A3EC_5D5E7E1F_AF6E.png?e=.png)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F/0E/DF/F7EDE3B5B1F12B3846EE934D799_C331B978_1E8B.png?e=.png)
图5 线上交流互动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4/CD/E2/F87AA37E561D28DBBDC18CE9330_1E47E7D4_9A41.png?e=.png)
图5 线上交流答疑
4. 课后作业与批改。学生们认真完成作业,老师通知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批阅。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2/12/38/C2567F4329811ABEB8251D9239B_16BCA2A4_F1D2.png?e=.png)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6/ED/E6/6A94FA20B57BEC00E8DA025293A_63B601CE_143AD.png?e=.png)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F/BD/04/09E744F5CCC3F3FC0E694F3FEFF_82414EDD_13617.png?e=.png)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E/DA/86/81435A9EB0E61710C50433AD462_6BAB930B_11B25.png?e=.png)
图6 作业批改
5. 阶段性测试。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2/9E/A2/8BBD2E132D0EC6F441AE0572DCE_D626D261_7061.png?e=.png)
图7测试反馈
四.学习缩影
1. 课堂笔记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B/D8/A2/6EC70CB33DB935C291182CAD873_055AA6D4_1E1BD.png?e=.png)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F/31/FE/F510FF75098AE732DA2C2D17EA0_B259511F_1D450.png?e=.png)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F/23/54/9D4C1EDF5E566BE0F3A115E4D5E_D6A5D5A3_1D504.png?e=.png)
图8课堂笔记
2. 学习留影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5/83/B8/AF8A9FBFC7B0FFAEF1940927C3F_51201933_1FCF5.png?e=.png)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6/0A/91/78DE0668081AB56B27BBE561AD2_D0585519_30EF1.png?e=.png)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F/7E/E5/7E095DA93FA04B72F7B231CDEF8_ED292993_2AE73.png?e=.png)
![](//m.radikalnet.com/gzfy/__local/1/16/1A/E438C7AE2419432C65C4B5DAF19_74448359_2FF8F.png?e=.png)
图9 学习照片
五.线上授课反思
在前一段的教学中,收获颇多,计划在以下方面要做得更好。
1. 重视课程思政。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紧密融合,把家国情怀自然渗入课程当中,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做好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辅导与交流,着眼于学生道德素养的熏陶濡染,加强正面引导、深入解疑释惑,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教学方式上的可接受性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
2.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行线上教学,可以利用平台丰富网络资源,如文字、图片、视频等。线上教学资源,让学生把课堂装进口袋,随时打开手机重复观看和浏览学习内容,实现预习、学习和复习融为一体的学习模式。同时加快精品线上资源建设,建设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资源。
3. 让学生们保持学习热情不降温。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充分利用学习通和腾讯会议两个平台,时时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对这门课保持热情。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教育,分项辅导,发挥学生更大的潜力,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战胜疫情,很多人不计利益,不顾安危奔赴一线。让我们感受到了“责任”和“担当”。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作为高职学院的教师,我们会全力以赴,保障教学进度。同学们,这是你们特殊的一段经历,当你回顾现在,你一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疫情总会过去,让我们校园再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