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活动周
职教活动周

发挥高职教学优势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2023-05-17 责任编辑:于丽娜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沈阳工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于2023年5月14日组织学习了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举措、职业教育法取得的重要成果等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就把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摆到空前重要的位置上。而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部分教师学习照片

高职教育是普通教育转入职业教育的一个通道。在职业教育领域,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坚持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引导社会各界、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高职教育作为高中学生毕业后的一个选择,也是进入职业教育的一个通道。高职校学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发展成为紧贴企业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毕业后,可以从高职校进入更高的学校继续升造,也可以加入技能型人才大军进入企业工作。可见,高职教育在推进普职融通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课程开发要坚持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对职业的教育,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课程按岗位任务设置,课程内容设置由简到难,逐步增加课程难度。课程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确保各项能力目标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做支撑;课程设置既要与教育目标、层次相适应,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为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具备三个功能。

一是“弹性适应”功能。课程设置要改革过时、陈旧的课程内容,大量吸收与现实社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新知识、新科技;要改革过于呆板,不能灵活跟踪社会就业要求和学生求学需求的课程结构,形成动态的具有"弹性适应"的课程体系。

二是“有效利用”功能。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以学科为中心,形成不必要的交叉、重复甚至多余,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课程综合化加以解决。课程综合化要力求摆脱片面追求专业知识广博和片面强调单一技能精深的现象。

三是“能动实施”功能。这一能动性应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能动性。教师是课程的研究人员,是课程设置的主体,也是课程实施的直接组织者。因此,教师必须主动学习,不断探索,及时获取信息,搜集资料,确定课程开发的思路和主线;同时,在实践中注意积累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为课程实施和完善做动态的开发工作。②课程目标的能动性。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双向活动来实现的,在师生双向活动中,教师是主导,教师应考虑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怎么学;学生是主体,即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习形式,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兴趣、个性选择学习的方法,调节达到目标的速度。因此,课程目标应突破传统的模式,即“赶鸭子”→“填鸭子”→“考鸭子”→“板鸭子”,实现能力目标模式,即:用明确的目标吸引学生→让学生自己运用方法去实现目标→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实际操作→学生具有自我生存、发展和超越的能力。③课程体系的能动性。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可变的组合,不同职业岗位需要设置不同课程并有机组合;同一职业岗位需要设置多种课程并有机组合;某一课程也需要形成理论、知识、能力有机组合。

高职教育虽然培养的是高等职业技能人才,但这些人才,更贴近企业需求,更契合行业发展需要,在职业技能领域有着普通高等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高职校学生投身职场,成为产业工人大军的一分子,更容易成长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

作为高职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师,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职教精神,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输送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