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痛快的活法,是「不太听话」

时间:2022/10/21 15:44:04

我的朋友阿伟,是大家眼里听话的优秀孩子。

但最近,却陷入了烦恼:

他重点大学毕业后,在地产公司工作,每天按部就班,熬了5年终于熬到了部门主管。

2年前,公司发展不太景气,在父母的劝导下,他决定考编。

他立刻积极备考,很快如愿上岸。

可是拿到铁饭碗后,他又陷入了新的迷茫,向我感慨:考编上岸了,下一步是什么啊?

回顾阿伟的人生,我发现:

当初高中文理分科,他没想法,父母说理科好,他选理科;

大学专业,他没想法,父母说园林设计好,他学了;

直到最近没有方向感,父母说考编好,他便去考编。

阿伟的处境,让我想起了一个词:

「环境响应器」

即:

一个人做事,总是被动地回应外界的期待,

而不是忠于内心,主动去热爱它、创造它。

一旦得不到外界指引,就充满迷茫,不知所措。

而跟「环境响应器」相对的,则是「主动创造者」

他们往往更有底气,掌控着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为,从而创造自己的人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失去「自我」的老布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就是极端的「环境响应器」。

老布曾受过大学教育,是有思想的文化人,原本有一片美好的未来。

但在监狱,他必须服从狱警、顺随狱友,才有好日子过,最终成了一个可悲的“满分犯人”。

入狱7年,他成了管理图书员,每天推着小车在牢房之间,询问是否需要图书。

老布不怎么从事劳动,也很少到室外放风,就这么过了50年。

在严密且令人窒息的监狱中,他习惯了被动地顺从,慢慢失去自我。

而这,就是「环境响应器」的人格形成。

它会造成3个方面的后果:

其一,自我虚弱

电影中,老布因为表现良好,获得了假释。

但由于长期当监狱的「环境响应器」,他身体十分虚弱:坐公交时双手紧紧抓着扶手,走在路上也诚惶诚恐,找不着去处。

图片

他找了一份舒服的工作,上司和同事甚为友好,但却无法适应:

不敢主动跟人说笑,去厕所向上司报备,如同戴着无形的镣铐。

诚然,这是极端的个例。

生活中很多人,更像我的朋友阿伟一样:

小时候,一切听从父母的建议,从不自主选择;

长大了,一旦脱离父母的安排,就会陷入迷茫。

表面上,他们可能会成为优秀孩子、优秀学生、优秀员工;

但实际上,他们却内心空虚,看不见“我”独特的存在。

其二,丧失体验感

电影中的老布,长期看狱警的脸色过日子——狱警满意,自己便开心。

由此,出狱后的他,彻底丧失了对生活的自主体验。

也就是说,小到对事物和环境的爱恨情感,大到人生的激情,都是被外界左右的;很少觉察自己内心的体验。

朋友阿伟,也有这样的苦恼。

他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被教育:

爸妈管你,也是苦口良心呀!

现在吃一些苦,以后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想要什么有什么。

从校园到社会,阿伟很少享受与事物联结的过程,更体验不到自己的喜爱或热衷。

因此呀,

阿伟的事业节节攀升,当上管理层、拿到铁饭碗,却失去了生活的热情。

其三,人生方向迷茫

出狱的老布,无法体验新环境、新工作的自由,甚至觉得这是遭罪。

巨大的迷茫笼罩之下,他选择了结自己,提早将人生旅程走到终点。

这一幕,令人不忍唏嘘。

因为——

一个长期被绑住手脚的人,丧失了主动性,很难再找新的方向。

当外界不再给出指引时,自己便会感到迷茫。

就像阿伟,他以前上学有个明确的目标:考试。

此外的事情,不需要顾虑太多。

正如父母所教育的,“那些事以后再说”。

而踏入社会之后,

他找不到像学生时期考试一样的明确目标,所以感到迷茫;

如果自己去掌控人生,又害怕走错方向、做得不够好而被人否定。

从中不难看出,

在成长早期,我们当一个「环境响应器」,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认可;


可是,过于受限于别人,也会失去主动的创造力。



「环境响应器」背后的3个原因

这种状态听起来十分糟糕。

它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呀,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环境响应器」的阶段。

听到别人肯定,就觉得满足。

受到别人惩罚,则自我修正。

因为在生命早期,我们思想尚未成熟,需要参考外界的标准,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只是随着慢慢长大,我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成熟,这时我们就需要:

跳脱「环境响应器」,蜕变出独立的自我。

但事实上,要真正实现这个蜕变的过程,并不容易。

它背后可能存在3个原因。

其一,养育者给不到足够的回应。

孩子在成长中,都渴望别人的回应,受到认可。

然而,如果主动发出的意志被忽视,就会迎合别人,来弥补内心的不足。

国外做过一个残忍的“静止脸实验”。

实验前,父母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很开心,也热心地回应父母。

当实验开始,在三分钟之内无论孩子做什么,父母都要面无表情。

孩子很快发现,自己任何举动都得不到父母的回应时,便焦躁不安,最后崩溃大哭。

这意味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当一个孩子长期被忽视,会有一种不被爱的羞耻感,充满无助与无力。

这时,他更倾向于迎合外界获取认可,成为「环境响应器」。

其二,外界过度入侵和掌控。

有一种说法:家庭之所以伤人,是因为权力的过度入侵。

因为家是爱的港湾,而权力入侵会改变每个人本来的样子,特别是人的主动意志。

朋友阿伟,就是家中的“听话孩子”。

小时候,父亲为了提高阿伟的作文水平,让他写日记,并每周拿来看。

然而,父亲读日记时,发现阿伟有“不良爱好”,比如跟同学“结拜”、跟女孩子走得近、沉迷看漫画等。

于是,便开始严格管教他:

不许跟同学厮混,不许买没营养的书,不许打电子游戏……

这种状况,直到小学六年级才结束。但那时,阿伟对于父亲的入侵,早已习以为常。

很多家庭里,父母的这种掌控,会营造出一个“保护圈”——

孩子一旦表现出反叛,则会被打压;只有乖巧听话,才能得到父母认可。

这看似把孩子培养得“孝顺听话”,其实,也磨灭了他内在的积极和主动。

当孩子踏足社会发出自己的意志,也会害怕被外界打压,所以情愿当「环境响应器」。

其三,主体被内化和驯服。

前面说的,都是外因。

而能否成为「环境响应器」,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

换句话说:

你坚持发出意志,还是迎合外界?

是不再“听话”,还是被别人掌控?

那些成为「环境响应器」的孩子,往往将以上两点内化为——

“我提出需求,却得不到回应,这是失败的。”

“别人掌控,我回应,就会得到认可与肯定。”

这两种声音,会深深侵蚀了我们的主动创造力:

一方面,前者会使我们的身体变得虚弱,后者则不断强化外界对自我的掌控力。

另一方面,人天生渴求保护,当我们被支配时会感到舒适,于是选择顺从。

正如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说:

“每个人与他人之间都存在某种统治与顺从的关系,这种顺从的本能植根于很多人心中。”

也即,一旦我们适应了顺从带来的舒适感,就会甘愿活得被动,从而被驯服。

以上,就是一个人始终无法跳脱「环境响应器」的根源。

主动创造「你自己」

有人说,我也不想成为“环境响应器”啊。

那该怎么改变呢?

我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安迪就是一个拒绝当“环境响应器”的人。

他面临终身监禁,余生跟老布一样,但并没有逆来顺受,而是:

① 不断尝试发出自己的意志。

安迪看起来很柔弱,刚进监狱,几乎每天被殴打。

然而面对恶霸的侵犯,安迪始终反抗,再弱也要发出意志。

他还做过一件事,每周给州长写信,请求建图书馆。

每封信寄出,都石沉大海。

写信是一个效果极为微弱的做法。


但在安迪看来,这是力所能及、可以发掘自己意志的唯一途径。

他一写就是6年,以坚定的态度触达州长。

风雨无阻的312周下来,安迪终于得到州议会的同意,收到了一批旧书和200美元的经费。

② 坚定且温和地说「不」。

安迪备受狱友欺负,后来,因为具备银行的专业能力而监狱长的庇护,

但代价是帮他“干脏活”,也就是处理来路不明的钱。

他既受环境所逼迫,不得不接受监狱长的掌控。同时,又有内心的底线,想跟监狱长对抗。

于是,安迪的做法是:一边帮监狱长做事,一边收集他犯罪的证据。

安迪的态度是温和的,底线也是坚定的。

当我们不得不顺从环境时,温和但坚定的拒绝,可以为自我构建一层保护壳,力所能及地保护自己的地盘。

前文中我们说过,阿伟在父亲面前总是毫无保留,日记也要给他看。

怎么办呢?

类似的话题,知乎上有位答主很有意思:

小时候,我在日记上写暗恋同学的事,结果被妈妈偷看了。

又羞又气之余,我“发明”了一套特殊的日记文字,让妈妈完全看不懂。

有一天,妈妈终于憋不住了:你写这乱七八糟的是什么?

我很淡定:那是我发明的文字。

此后妈妈再也不看我的日记本了。

表面上,他态度是温和的,不暴戾;但同时,守护隐私的底线也十分坚定。

坚定且温和地拒绝,它的好处是:

既不像「环境响应器」那样,完全地顺从;


也不是如「不良少年」那样,剧烈地反抗。

③ 不内化,不怕“打破规则”

《肖申克的救赎》还有一幕,十分感人。

监狱图书馆建成后,收到了新一批的捐赠书籍,安迪从中翻出了一张唱片。

于是他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

冲进广播间,将狱警反锁在门外,将唱片公放,音乐传遍监狱所有角落。

安迪知道自己打破规则,会遭受惩罚,但那一刻他像孩子一样,忤逆大人去完成一场叛逆的游戏。

别的狱友尽管听不懂在唱什么,但也抬头仰望天空,沉浸其中。

我们在前文提到,有的人虽然长时间不得不当一个“环境响应器”,但也能保有主动创造的力量。

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

他们没有把外界的入侵和掌控,内化到自己心中。

这需要“打破规则”的勇气。

当然,真正的主动创造者,不是为打破而打破。

而是不囿于规则,不安于舒适圈,卸掉那些掌控你的东西,走向完整的自己。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安于一个环境里不必费太多心神,这是一件舒服的事。

而我们,只在某一领域成为主动创造者,也已足够了。

只是长时间当一个「环境响应器」,人会变得麻木,失去了探索的“触角”。

这也让我想到一位德国诗人,荷尔德林。

他生在“人的学习和工作都被量化”的时代,也看见了,很多人像蚂蚁一样麻木地生活。

于是,荷尔德林写下了一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所谓诗意,不过就是:永远忠于内心的感觉,世界再忙碌也要活出自己。END

地址:辽宁省沈抚示范区滨河路东段1号邮编:113122 辽ICP备 1500427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