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改进提高>> 正文

“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训”核心课程建设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6-03 [来源]: [浏览次数]: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是实现betway人工客服 目标、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建设质量评价,能促进学校对课程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质量管理与评估处在2023年12月完成了对“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训”核心课程的建设及教学满意度等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七个方面内容: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团队、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设置了17个观测点。如图1。

图1核心课程调查内容

从调查的课程整体来看,学生对核心课程的教学理念满意度较高,其中,对“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训”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满意度较高,为87.25%。学生对教学组织与实施的满意度处于七个方面中的最低项,为75.38%。

“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训”以2021级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问卷32份,样本构成情况如表1。

表1各年级专业实际学生人数及样本构成情况

注:样本比例=回收问卷数/实际学生人数

样本比例=回收问卷数/实际学生人数

教学理念指标的主要观测点,一是坚持立德树人,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二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训”核心课程建设情况如下:

一、核心课程建设情况

1.课程设置的背景和意义

“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训”是基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课程融合教改课程的实践课程。为了推进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使学生具备机电产品设计与实践的综合能力,沈阳工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秉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对“C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基础”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三门课程进行知识融合,课程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学生就业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新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构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形成“机电设计与实践”一门课程,分2个学期授课,包括“机电设计与实践1”“机电设计与实践2”和“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训”三部分。课程高度对接行业需求,通过典型的理实融合项目进行驱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机电产品的制作,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并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诠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对betway人工客服 的重要价值。

“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训”是对“机电设计与实践1”“机电设计与实践2”理论课程的综合验收。以求使学生能够按照项目要求完成机电产品的方案设计、控制系统元器件、传感器和执行设备的选型,能够进行硬件系统接口设计,能够进行程序编写与调试,保证机电产品功能的实现。

2.实训内容的设置

本次实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机电产品的设计与调试,让学生们掌握机电产品安装调试的基本操作要领和操作过程,能够进行机电产品功率的计算并选择合适的电源系统,能够编制基本的机电产品控制方案和控制程序,能够独立处理在编制方案和程序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能够清晰地描述C51语言的编程思路,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对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有深刻的认识。具体安排如表2。

表2实训内容安排

3.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包括过程考核、方案优劣、产品功能、答辩表现和报告质量几个方面。从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机电产品的设计与调试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实训报告撰写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力求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全面性。课程考核评定方法如表3。

表3课程评价方式

二、核心课程的实施情况

1.实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训”的授课过程,以理论课划分的小组为单位,以理论课各小组开发的产品为设计对象,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重点进行产品的电源系统设计和避障功能的设计。实训过程如图2所示。

图2学生实训过程

2.实践考核

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评价项目以及的得分情况如图3所示。

图3实践考核备案表

三、核心课程建设的效果与持续改进

1.学生对教学理念方面的满意度情况

针对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与实施课程思政情况、掌握知识应用和提升实践能力的帮助情况、每次课前和课后用于预习和复习的时长情况,面向2021级学生进行了调研。学生对各项评价结果如图4所示。

图4学生对教学理念的各项满意度

从这3个问题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与实施课程思政情况评价满意度较高,为92.50%,对每次课前和课后用于预习和复习的时长情况满意度较低,为76.88%,这是因为每次课的预习和复习都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并非每个人都要完成,所以在小组执行这项任务时,只有个别学生进行了预习和复习,导致学生整体上用于预习和复习的时间较短。授课教师在后续的课程中会加强这两方面的建设。对于预习,采取视频预习的方式,通过学习通发放预习视频,每位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完成视频资料的学习,并且完成相关的测试题。对于复习,加强实训项目设计,每次实训课都要完成相关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将调试程序与调试视频通过学习通上交。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与实施课程思政满意度情况

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与实施课程思政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图5所示。

图5学生对教师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与实施课程思政情况的满意度比例

调研结果表明,有87.5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重视价值塑造、培育正确“三观”,效果较好;有6.25%的学生认为在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也能够重视价值塑造、培育正确“三观”,效果尚可;有6.25%的学生认为只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重视价值塑造、培育正确“三观”。教师在后续的课程中会加强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与课程思政的实施。

3.学生对掌握知识应用和提升实践能力的帮助方面的满意度情况

针对学生对掌握知识应用和提升实践能力的帮助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图6所示。

图6学生对掌握知识应用和提升实践能力的帮助情况的满意度比例

调研结果表明,有75.00%的学生认为课程对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15.63%的学生认为课程对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有6.25%的学生认为课程对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3.12%的学生认为课程对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提升没有任何帮助。教师在后续的课程中会加强落实学生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4.学生每次课前和课后用于预习和复习的时长情况的满意度情况

针对学生每次课前和课后用于预习和复习的时长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图7所示。

图7学生每次课前和课后用于预习和复习的时长情况的满意度比例

调研结果表明,43.75%的学生每次课课前和课后用于预习和复习的时长在2.5小时及以上,18.75%的学生每次课课前和课后用于预习和复习的时长在2小时左右,15.62%的学生每次课课前和课后用于预习和复习的时长在1.5小时左右,21.88%的学生每次课课前和课后用于预习和复习的时长在1小时左右。教师在后续的课程中会加强落实学生每次课前和课后用于预习和复习的时长情况。

四、持续改进思路

结合课程开展情况和问卷调查情况,课程团队会在后续的课程设计以及开展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实训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根据社会前沿技术以及对相关能力人才的需求,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不断革新实训项目,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完善学生成绩评价方式

根据实训总体情况,探索更科学、合理、完善、公平的考核机制,做到不同层级学生、不同特点学生的全过程、全方位评价。

3.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教研水平

通过教学团队活动,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相互听课和评价提升教师教学质量;通过相关的专业培训,以及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

4.完善线上教学资源

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不断完善项目库,充实实训内容,让学生在实训时有更多的选择性。

“机电设计与实践”教学团队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课程团队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努力前行。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电设计与实践”课程团队

下一条:“接口与通信实训”课程满意度反馈问题深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