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质量文化>> 正文

二级督导对教师授课特点的分析和课堂改进提升的建议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5-20 [来源]: [浏览次数]: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那雪姣

课程督导作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反馈,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督导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不仅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更能确保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实现学习目标。

一、课程督导员的工作职责

1.听课前充分准备

作为课程督导员,在听课前确实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听课的效果和效率。首先应了解被听课程的基本情况,例如名称、课程性质、课程学时、课程主要内容等,以便对教师的授课方法、重点难点是否突出等方面有更好的评价。其次,听课前应了解教学评估标准和指标,以便在听课时能够准确地观察和评估教师的教学表现,包括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互动是否良好等,便于更全面的对听课教师的评价。最后听课前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避免带有偏见或先入为主的观念。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表现,有利于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听课中认真观察

课堂观察是课程督导的核心职责之一。在听课过程中,督导员需要认真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的教学方式:督导员应关注教师是如何组织教学的,包括如何引入新内容、如何讲解重点难点、如何与学生互动等。同时,还要观察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反应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督导员需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理解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提出有见地的问题等。此外,督导员还应关注学生的课堂氛围和情绪变化,以评估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否适合学生。

课堂的互动情况:有效的课堂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督导员需要观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如教师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表达机会、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回应教师的提问等。此外,还应关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评估课堂的整体氛围是否和谐。

3.听课后积极反馈与沟通

课程督导员在完成课堂观察后,积极的反馈与沟通是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环节。督导员应把握这一机会,确保反馈既具体又富有建设性,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提供具体、有针对性的反馈。督导员在反馈时,应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点,如清晰的讲解、有效的互动、创新的教学方法等。同时,也要坦诚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不够深入、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在提出问题时,督导员应提供具体的例子和观察数据,以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问题所在。

其次,倾听教师的想法和观点。有效的沟通是双向的,督导员在提供反馈的同时,也应积极倾听教师的想法和观点。了解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的看法,有助于督导员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设计。通过倾听,督导员还可以发现一些自己可能忽视的细节或观点,从而更准确地评估教学质量。

最后,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之间的差距。督导员在听课后,应对比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课堂实施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差距。这有助于教师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异,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督导员可以就这些差距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将教学设计更好地转化为实际的课堂教学。

二、教师授课特点分析

作为学校的二级督导员,在听课走课过程中发现不同年龄的老师存在不同的特点。

1.青年教师授课特点

青年新教师往往充满教学热情,易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困惑,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青年新教师通常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技术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平台等,以丰富教学手段和资源。他们能够通过这些技术工具,将复杂的知识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部分青年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经验相对不足、课堂掌控能力有待提高、教学基本功需要加强等。

2.中老年教师授课特点

中年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学功底。多年的教学实践使得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游刃有余地掌控节奏,灵活应对各种教学情况。中年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年教师通常能够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听课习惯,注重教学内容的准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通常比较充分,能够涵盖学科的各个方面,同时重点突出,难点清晰。在教学方法上,也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尽管中年教师在教学上有很多优势,但部分教师也会出现问题,如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忽视对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探索和应用;或者在教学风格上过于保守,缺乏创新和突破。

三、提升课堂效果建议

课程改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针对听课走课过程中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改进建议,提升教学质量。

1.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然而,在一些课程中,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新颖性和时代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高校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观点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前沿知识。同时,教师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与课程内容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进行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2.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校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引导式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不同班级学生特点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创新考评方式

传统的考评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这种考评方式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应试心理,忽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因此,教师应利用考核方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强化过程考核。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考评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如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项目实践、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引入一些创新性的考评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自我认知。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个主体。因此,高校教师应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课后交流等方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共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课程改进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高校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考评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上一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下一条:从认真出发,做好二级督导工作

Baidu
map